叩开学问之门
1、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”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
释义:学习并且按时地去练习实践,不也很快乐吗?
品读:孔子将学习视为不断巩固知识、获取成长的过程。“时习”强调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,在反复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,能将新知识融入自身认知体系,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,正是学习的魅力所在。学习是终生的事业,持续学习能不断进步。生活中,每次重温旧知识或在实践中都会有新的启发,如同与老友重逢,总有新话题。不断巩固知识,能更好地应对挑战,收获成长的快乐,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,而非一时的任务。
2、“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义 。”——《三字经》
释义:玉石不经过雕琢,就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;人不学习,就不会懂得礼仪、道理。
品读:以玉石雕琢类比人的成长,形象地指出学习对个人的塑造作用。人如璞玉,天生具备潜力,但只有经过学习的打磨,才能绽放光彩,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,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,实现自我价值。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,但成长需要主动雕琢自己。学习是雕琢的过程,在这一过程中,磨砺意志、增长才干。不要害怕困难,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机会,努力学习,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。